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動態(tài)書畫動態(tài)
去太廟看油畫 觸摸“歷史的溫度”
央美最大規(guī)模館藏展助陣太廟藝術館正式開啟
一邊是近600年歷史的太廟,一邊是構成中國油畫百年的200余件作品,兩者的相遇有著特別的“歷史的溫度”。昨晚,“歷史的溫度: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具象油畫”展在太廟藝術館開幕,李叔同《半裸女像》、吳作人《齊白石》、靳尚誼《青年女歌手》,中央美院拿出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館藏作品,也正式開啟了太廟藝術館。
吳作人1954年作品《齊白石》
太廟藝術館
此次的“歷史的溫度”不僅讓我們觸摸到近百年來中國具象油畫發(fā)展的溫度,也讓我們看到了有著近600年歷史的太廟在藝術展覽上的新規(guī)劃。
記者了解到,太廟藝術館是以太廟享殿、寢殿、祧廟及六座配殿等明代建筑為基礎空間而重新改造的藝術館。該藝術館由建筑師朱锫設計,事實上,此前也曾有傳古根海姆希望將皇史宬改建成北京古根海姆博物館,朱锫便應邀設計相關方案,但此方案基本沒進入公眾視線。相比之下,太廟藝術館的誕生則順利得多。
北京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指出,該藝術館由市總工會、勞動人民文化宮和央美三方共建,是在保持古建風貌和保護歷史文物的基礎上改建的,總展廳面積達6000余平米。未來太廟藝術館將定位于高端、精品藝術,不僅展出經典美術作品,也將展出傳統(tǒng)文化類、文物類的展覽。
館藏都有啥?
李叔同唯一存世兩件油畫作品之一
吳作人、靳尚誼、陳丹青等藝術家成名作
陳丹青《西藏組畫》中的《洗發(fā)女》
中央美院堪稱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造星工廠,其在建院近百年來也留下了現(xiàn)當代藝術的無數(shù)經典之作,這一次它們大規(guī)模來襲,在太廟藝術館內呈現(xiàn)了一部中國具象油畫的發(fā)展脈絡。該展策展人殷雙喜告訴記者,目前類似中國美術館還沒有20世紀專項美術史的收藏與陳列,而央美憑借近百年的優(yōu)勢收藏了眾多的作品,便希望以學校藏品為主,對具象油畫進行專項的學術梳理。
具象油畫在中國的發(fā)展史此次被分成了新學啟蒙、國家敘事、本體精研、當代關切、原作與研摹等幾部分。從新學啟蒙開始,中國油畫史上的經典之作開始登場,不少還是央美的鎮(zhèn)館之寶,雖然此前也在央美美術館中偶有亮相,不過卻是第一次最大規(guī)模的出征。其中,李叔同的《半裸女像》是目前其唯一存世的兩件油畫作品之一,吳作人《齊白石》是中國學院繪畫的早期代表作、靳尚誼的《青年女歌手》、陳丹青的《西藏組畫》均是藝術家的成名之作。年輕陳丹青以《西藏組畫》名聲大噪,此次展出了組畫中的《洗發(fā)女》,質樸而真實地表現(xiàn)了一位藏民為妻子洗發(fā)的場景,陳丹青曾自評:“7張畫里我最不喜歡這張,曾經我很想撕了它。它多少有些‘我也來畫幾個裸體’的味道。”
此次在太廟藝術館展出更能顯出新學啟蒙的歷史語境。殷雙喜指出,中國最早的西畫是明清時由西方傳教士畫家利瑪竇等人帶來,這些西畫首先影響了明清宮廷畫家,從此開始了西畫的本土化發(fā)展。當年的這個“源頭”被清末時期的玻璃畫記錄了下來,正好央美也收藏了一些清末《美人掛鏡》、《水中樓閣》等玻璃畫,此次也出現(xiàn)在展覽中。為了呼應幾代中國油畫家在“新學啟蒙”對于中國本土油畫的努力,央美方面還專門展出了館藏的庫爾貝等外國具象油畫原作與中國藝術家對西方油畫大師達·芬奇、提香、倫勃朗、雷諾阿等經典之作的臨摹品。(李健亞)
編輯:陳佳
關鍵詞:太廟藝術館 “歷史的溫度” 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