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創(chuàng)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話語體系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是一項戰(zhàn)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后繼有人。如何使這項重要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關鍵是創(chuàng)新宣傳思想工作話語體系。
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高度重視話語體系問題。宣傳思想工作總是以一定的話語體系為支撐的,不同話語體系又是有差別的,諸如官方話語、民間話語之別,學術話語、生活話語之別,現(xiàn)實社會話語、虛擬網絡話語之別,等等。不同時代產生不同話語,不同實踐創(chuàng)造不同話語,不同人群使用不同話語。不同話語體系之間如果對接不好,就會出問題。當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課之所以出現(xiàn)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現(xiàn)象,原因之一就是話語體系錯位。人們常說,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做宣傳思想工作也是如此。做宣傳思想工作,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什么人、他們習慣于什么樣的話語體系。在這方面,我們黨的領導同志作出了很好示范。毛澤東同志善于通過講故事來闡明深刻道理,愚公移山的故事、白求恩的故事、張思德的故事影響教育了幾代共產黨人。鄧小平同志善于用簡短的大白話講治國安邦的大道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摸著石頭過河”等,都是改革開放時代的標志性話語。這啟示我們,話語體系對宣傳思想工作成效具有重大影響,只有話語體系對接,才能事半功倍。
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尤須明確對象、貼近受眾。青年大學生作為高校的主體人群,是高校開展宣傳思想工作的主要對象。當代大學生有很多特點,如視野開闊、崇尚創(chuàng)新、追求個性等。面對這一群體,以往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話語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缺靈氣——對大學生講官話,呆板枯燥;缺地氣——講的多是概念,與學生生活離得太遠;缺底氣——不敢面對敏感問題,對錯誤觀念不敢“亮劍”。當今時代,如果只用官話套話灌輸心靈、只用學術概念應對現(xiàn)實問題、只用大話虛話解決學習困惑、只用老話舊話排解生活煩惱,就難以讓大學生信服。時代的變革、形勢的變化,要求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緊貼學生實際、創(chuàng)新話語體系。
適應新形勢,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在話語體系建設上應做好三個創(chuàng)新轉化。一是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創(chuàng)新轉化。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轉化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并以契合大學生接受習慣的形式進行傳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延展、細化到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浸潤到其深層意識里。打造多彩校園文化平臺,辦好校園網絡、校史館、主題文化園林、學生社團等,采用現(xiàn)代藝術和技術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活化到校園生活中,物化、美化到物質載體上。二是注重教學話語方式的創(chuàng)新轉化。應把文件式話語表達轉化為適應大學生特點的話語表達,實現(xiàn)官方話語向民間話語、學術話語向學生話語、殿堂話語向網絡話語的轉化,做到兼容對接。從大學生活中提煉新鮮話語,從網絡空間中汲取流行話語,增進話語共通、思想共識、心靈共振。三是注重思想政治課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轉化。開設思想政治課的目的不是考試,而是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道德品行。應克服“一言堂”講授方式,營造平等對話環(huán)境,使教學由“單向灌輸”向“雙向互動”轉變,使大課堂講授向課上學習、社會考察相結合轉變,使單一關注考試成績向注重提高知識能力與道德品行轉變,并根據這樣的要求考核評價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水平、績效。
(作者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廣西大學黨委書記)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創(chuàng)新高校 思想工作 話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