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當遺產(chǎn)繼承受阻于“死亡證明”

          2015年12月01日 10:22 | 作者:張貴峰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今年75歲高齡的濟南秦老太最近被一紙證明搞得身心俱疲,“我老伴去世了,想讓兒子繼承房產(chǎn),但公證處需要提供我公婆的死亡證明。他們上世紀逃荒到馬來西亞,上世紀60年代已在國外去世,如今我們?nèi)ツ睦镩_這份證明呢?”(《濟南時報》11月29日)

          許多網(wǎng)友將這份“公婆死亡證明”視為“奇葩證明”,并將批評矛頭指向公證處。當然應該承認,目前我國的公證機構(gòu)確實存在許多飽受詬病的問題,如存在嚴重的壟斷化行政化傾向、收費標準畸高,等等。但具體到此事,又不得不強調(diào),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并不能只簡單地埋怨公證機構(gòu),其相關證明要求事實上有著法律和法理邏輯上的依據(jù)與合理性。依據(jù)我國《繼承法》,遺產(chǎn)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人是“配偶、子女、父母”,這意味著,秦老太老伴的遺產(chǎn),其父母(也即秦老太的公婆)也是擁有平等的繼承權的,只有充分證明“公婆已死亡”且同一順序的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其老伴的遺產(chǎn)才可能完全由其兒子繼承。

          誠然,按一般生活經(jīng)驗,秦老太已是75歲高齡,其公婆很可能確實早已死亡,但從法律程序和法理角度來講,要想充分證明這一點,顯然又不能單憑生活經(jīng)驗猜度,還需提供相應證明。比如,《公證法》就規(guī)定:“申請辦理公證的當事人應當向公證機構(gòu)……提供真實、合法、充分的證明材料……”否則一旦公證事項與事實不符,公證機構(gòu)就要依法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一方面,是依法確實應當出具“公婆死亡證明”;另一面,又是開具這一證明確實存在很大的現(xiàn)實難度。如何才能有效化解、避免類似的公證證明困局(當然這起個案自有其特殊性)呢?除了法律人士指出的“走訴訟途徑”之外, 從事前預防的角度來看,如果被繼承人生前便立下遺囑,便可以通過“遺囑繼承”的方式來處置身后遺產(chǎn)。不過遺憾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囿于“忌諱”、“不吉利”等觀念,大多數(shù)國人事實上都沒有“生前立遺囑”的意識和習慣。此前有媒體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立遺囑人數(shù)不到1%”,而據(jù)日前央視“你立遺囑了嗎”的專題報道透露,“在我國民事財產(chǎn)糾紛官司中,73%都是因為沒有立遺囑而導致的糾紛”。

          上述“公婆死亡證明”事件,在很大程度實際上是對目前大多數(shù)國人都“不立遺囑”現(xiàn)實的一個提醒。如果未雨綢繆地提前立遺囑,不僅有利于避免身后產(chǎn)生各種遺產(chǎn)矛盾糾紛,也能從源頭上避免“法定繼承”所必然面臨的各種繁瑣證明手續(xù);而從財產(chǎn)權角度來說,“生前立遺囑”也有利于更充分地維護和體現(xiàn)個人財產(chǎn)的自由處置權,避免“逝者尸骨未寒便爆發(fā)遺產(chǎn)爭奪戰(zhàn)”之類的悲劇。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遺產(chǎn)繼 “死亡證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