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農民變“瑞士億萬富豪” 卡里余額860億

          2016年02月23日 11:32 | 來源: 金陵晚報
          分享到: 

          原標題:農民變“瑞士億萬富豪” 近50人被騙上百萬

          在網上竟然遇到了一個瑞士籍華人,還是個億萬富豪,其銀行卡賬戶的截圖顯示卡內余額竟有860億元。“瑞士富豪”還聲稱,自己在國內還有兩家注冊公司做醫(yī)藥和醫(yī)療器材,公司里有數億現金。這樣如同天方夜譚的事情真的有人相信嗎?長航公安局南京分局調查發(fā)現,所謂的“瑞士億萬富豪”根本就是假冒的,其真實身份是個農民。只因對資金中介這個行業(yè)做過仔細了解,竟虛構身份、PS銀行賬戶信息在網上實施詐騙,近50人上當被騙上百萬元。

          網上遇“瑞士富豪”卡里余額860億?

          2015年6月底的一天,南京人顧某正在發(fā)愁,因為戰(zhàn)友劉某委托他在金融圈中找關系,看能否找到大量資金到湖北荊州某銀行做業(yè)務,他找遍各種關系仍毫無頭緒。

          就在此時,收到網友“沖量擺帳”一條信息:“想找人聯系銀行把手上一家公司的錢存入銀行從里面賺取貼息,有需要者聯系?!薄皼_量擺帳”自稱叫孫郎,1991年從天津移民到瑞士,現在持有瑞士國的C級居住證,在寧波和蘇州都有注冊公司做醫(yī)藥和醫(yī)療器材,公司里有數億現金。

          顧某立即聯系上孫郎,次日,雙方商定由孫郎提供5億的存款,由顧某負責聯系在南京某銀行做一筆“沖量”業(yè)務。做成后,給顧某一些好處費。但孫郎提出要先給他1萬元定金。為了消除顧某的顧慮,孫郎主動將自己的銀行賬戶截圖發(fā)給顧某,顯示其銀行卡里余額有860億元。

          吃了一顆定心丸的顧某當即轉了1萬元到孫郎賬上。

          “億萬富豪”孤身一人連身份證件都不帶?

          兩天后,顧某追問孫郎何時能操作南京某銀行的業(yè)務。孫郎回答說因為事情太忙,南京某銀行的業(yè)務就不做了,1萬元定金他讓其司機通過ATM機轉賬給顧某。當晚,顧某就收到1萬元轉款。

          這徹底讓顧某放下了心。隨后,孫郎以各種理由,5個多月內讓顧某分別向其指定的賬戶匯款9萬多元。顧某甚至還向姐姐借錢、信用卡套現。結果一筆業(yè)務都未做成,發(fā)現不妙的顧某趕緊報了案。

          2015年12月28日,接到報案的長航警方迅速將“孫郎”帶到了派出所。

          面對民警,孫郎始終很淡定,堅稱自己是瑞士籍華人,和顧某只是生意上出現糾紛。但當民警要求孫郎出示相關身份證明時,對方卻拿不出來。

          一個瑞士國籍的億萬富豪,孤身一人,在國內和各銀行做各種融資理財業(yè)務,出門連有效身份證件都不帶?民警調出了孫郎的戶籍檔案,發(fā)現其實際長相與他報的年齡相差較大,且在其隨身攜帶的提包中發(fā)現有30多張銀聯卡、三部手機。

          辦案民警分析,“孫郎”應不是此人真實身份,其中必藏有重大隱情。

          虛構身份PS賬戶信息騙近50人上百萬

          通過進一步與孫郎戶籍所在地派出所聯系核實,真正的孫郎正在寧波當地一家單位上班。顯然,眼前的“孫郎”是假的。

          經過一夜的較量,“孫郎”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犯罪事實。

          “孫郎”真實姓名叫劉某功,湖北省麻城市人,高中畢業(yè),是個農民。2012年,劉某功在浙江寧波某藥業(yè)公司做過“藥劑師”,因公司融資需要,與銀行和資金中介接觸了一年多的時間后,對資金中介的一些操作方法比較熟悉。

          在幾個“前輩”的指導下,劉某功通過虛構身份、家庭、PS銀行賬戶860億元財產等信息,杜撰南京某銀行的行長朋友、杭州等銀行的行長關系,在網上發(fā)尋求銀行融資合作信息的方式,結識從事融資的人員。然后再以做銀行融資業(yè)務交定金,資管中心的賬戶要做流水賬等為由,要求他人向其指定的賬戶匯款。

          為了取得這些融資人員的信任,開始接觸時,劉某功都以各種各樣的正當理由沒有做成業(yè)務,然后將融資人員匯的款全部返還給當事人。在取得融資人員的完全信任后,慢慢就分批部分返還,拆東墻補西墻。到案發(fā),先后已有近50人上當匯款,而騙到的上百萬元基本上被劉某功揮霍。

          劉某功交代,他編造自己瑞士國籍、擁有兩家公司以及家庭情況,PS銀行賬戶財產等虛假信息,目的就是為了給人增加好感、騙取信任。

          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功已被依法逮捕,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專家觀點

          抓住受騙者心理實施詐騙

          心理專家張純認為,這主要體現在一種社會心理基礎。因為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認為,地位越高的人占有的資源就越多,草根階層想辦卻辦不成的事情,在這些地位高的人手上卻能輕而易舉地辦成,例如富豪、高干子弟等身份的人。這就讓很多草根階層的人對這些身份高的人產生一種信任,想通過他們達到自己的目的,小投入大產出短時間內獲取最大利益。而騙子往往就抓住了這種心理,將自己虛構成地位高的身份的人,一步一步實施詐騙。

          編輯:曾珂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