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xié)·協(xié)商>建議 建議
霧霾之下何處健身?政協(xié)委員建言室內場館建設
4日,北京空氣嚴重污染。霧霾之下何處健身成為當日在京參加全國“兩會”體育界別政協(xié)委員熱議的話題。他們認為,國家應該加大室內健身場館的建設力度,這也是公共體育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意。
全國政協(xié)委員、曾經擔任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奧組委執(zhí)行副主席的劉敬民說,霧霾天氣導致戶外運動受到很大打擊。北京市自行車協(xié)會從過去的七八百人變成如今的一兩百人。所以,我們要搞室內運動,建設不受氣候影響的長久鍛煉的場所。
“目前國家資金更多傾向于建設大型場館,但比賽結束后,大型場館的利用率問題一直是個世界難題。社區(qū)的體育場館是群眾家旁邊的體育場所,比大型場館更重要?!比珖f(xié)委員、泰山體育產業(yè)集團董事長卞志良說。
霧霾天氣,活動場所缺乏,以及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熱情三者間嚴重掣肘。記者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即使是霧霾天氣,戶外健身鍛煉的人也并不是少數,很多人鍛煉的場地距離他們家還有一段距離。
2014年10月,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提出到2025年,在城市社區(qū)建設15分鐘健身圈,新建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公共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體育界委員認為,未來,各級政府為全民健身事業(yè)配置公共體育設施投入增大,新型公共體育設施應該成為重點。
卞志良建議,各級體育主管部門應重點在社區(qū)等人群集中地區(qū)建設多功能中小型科學健身場館,配置公共健身設施和智能化體測設備。
他認為,此類健身場館的好處在于室內健身,場館內的設施可以得到有效維護。同時,場館安裝全民體測設備,讓人們了解自身體質狀況,減少盲目健身。
此外,卞志良表示,場館內公共體育設施不再是單純的路徑產品,要融入互聯網新技術和娛樂性,滿足人們豐富多彩的、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兩會 霧霾 政協(xié)委員 室內場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