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康有為手書節(jié)孝碑 “入住”碑林博物館

          2016年06月08日 14:25 | 作者:張佳 | 來源:西安晚報
          分享到: 

          昨日上午,西安碑林博物館新入藏一方康有為手書“清敕旌處士張述先妻楊孺人節(jié)孝碑”,碑高220cm,寬78cm,厚22cm。此碑原為張述先的五世孫張勝蓀先生的家人予以保管,昨日他們將此碑捐贈給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新入藏的康有為手書碑,碑書體大氣磅礴

          西安碑林博物館新入藏的康有為手書碑,碑書體大氣磅礴

          節(jié)孝碑內(nèi)容:宣揚家族美德

          此碑碑文上提及的張述先是民國時期陜西名人張扶萬的曾祖父,張扶萬與康有為頗有交情。張扶萬是陜西富平董南堡人,早年就讀于涇陽味經(jīng)、禮泉煙霞等著名書院。清末因參與支持“維新變法”,參加晚清“公車上書”活動與康有為結(jié)識,并終身奉其為師。

          捐贈節(jié)孝碑的張勝蓀說:“1923年,康有為來陜游學(xué),我祖父張扶萬全程陪同。當(dāng)時康有為在我家小住,得知我天祖父(五世祖)英年早逝,留有幼子,全靠我天祖母楊氏含辛茹苦撫養(yǎng)幼子成才,家族才得以興旺。對我天祖母的美德深為敬仰,當(dāng)即揮毫題寫了節(jié)孝碑碑文?!?/p>

          張扶萬本人精通史典,能詩善書,擅長金石考古,在陜西學(xué)界有崇高威望。張扶萬還曾擔(dān)任陜西考古會委員長以及碑林管理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等職。在擔(dān)任碑林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一職期間受于右任先生重托,數(shù)十年輾轉(zhuǎn)保護東漢“熹平石經(jīng)”殘石。為保證文物安全,張扶萬等人冒著生命危險,對文物進行了周密的輾轉(zhuǎn)移藏,最終使其得以安全完好地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成為西安碑林史上的一段佳話。

          節(jié)孝碑文字:康氏魏碑體

          碑林博物館相關(guān)負責(zé)人表示,這塊石碑上碑字雖少但神氣足,為典型的康氏魏碑體,藏方折于圓轉(zhuǎn),顯逸氣于自然,渾厚雄健。

          張勝蓀說:“碑文上康先生的書法氣勢雄健,既是對孝道的弘揚也是對傳承的感恩,同時也有較高的書法欣賞價值,因此我們將這塊家藏的碑刻無償捐獻給碑林博物館,希望能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和學(xué)習(xí)?!?/p>

          康有為是清末具有重要影響的思想家,被稱之為國學(xué)大師,以“戊戌變法”為世人皆知,同時他還是一位大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他首倡北碑的思想將清代碑學(xué)在晚清又一次推向了高潮,也為他贏得了書壇領(lǐng)袖的地位。碑林博物館現(xiàn)存藏有康有為書寫的《增貢生嚴(yán)裕漢碑》一方,這塊節(jié)孝碑的入藏,豐富了碑林博物館的康有為手書碑刻藏品。

          節(jié)孝碑往事:曾被當(dāng)作馬槽

          在捐贈現(xiàn)場,張勝蓀指著節(jié)孝碑通體呈長方形的腐蝕痕跡說:“這塊碑原本立在我老家的場院上,但‘文革’時期被放倒后當(dāng)作馬槽使用?!?年時間牲口的舔食和唾液的腐蝕讓大部分碑文變得模糊,同時也留下了清晰的腐蝕痕跡。“文革”過后張勝蓀的家人第一時間將這塊節(jié)孝碑搬回家埋了起來,這才為后人留下了這塊書法藝術(shù)頗高的石碑。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康有為 手書 節(jié)孝碑 碑林博物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