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甘肅西夏時期亥母寺洞窟遺址出土大量經(jīng)文殘片

          2016年10月20日 15:34 | 作者:連振祥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今年初開始的甘肅武威亥母寺洞窟遺址考古發(fā)掘工作近日取得重大進展,出土了4萬余個擦擦和大量經(jīng)文殘片,并且出土了一幅唐卡。

          考古人員在亥母寺洞窟遺址內(nèi)進行發(fā)掘(10月15日攝)。1

          考古人員在亥母寺洞窟遺址內(nèi)進行發(fā)掘(10月15日攝)。

          考古人員在亥母寺洞窟遺址內(nèi)進行發(fā)掘(10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祥 攝

          考古人員在亥母寺洞窟遺址內(nèi)進行發(fā)掘(10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祥 攝

          工作人員對出土的擦擦進行歸類裝箱(10月15日攝)。

          工作人員對出土的擦擦進行歸類裝箱(10月15日攝)。

          “目前已出土4萬余個擦擦,這是甘肅境內(nèi)藏傳佛教寺院第一次發(fā)現(xiàn)數(shù)量如此眾多的擦擦。”甘肅武威亥母寺洞窟遺址考古發(fā)掘領隊、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雪野介紹,除了眾多的擦擦外,還出土了經(jīng)文殘片,有西夏文、梵文、藏文、漢文等。

          “擦擦”是藏語的音譯,指按印或脫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也有少數(shù)是藏文或梵文經(jīng)咒。記者在考古現(xiàn)場看到,洞窟的清理加固工作還在進行,考古人員正在從洞窟的泥土中清理擦擦,并且按照工藝、形制等進行分類裝箱。從目前已經(jīng)歸類的擦擦形制看,主要有脫佛和脫塔兩種。其中脫塔最多,根據(jù)塔身形制,可分為寶階塔、一百零八塔、八塔等,而脫佛相對較少,以手持金剛為主。

          亥母寺洞窟開鑿于西夏崇宗正德年間(1127年至1134年),是西夏時期創(chuàng)鑿的藏傳佛教密宗靜修之地。1927年武威發(fā)生8級地震,洞窟多被震塌,成為一片廢墟。今年以來,甘肅省對亥母寺洞窟遺址進行發(fā)掘,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發(fā)掘任務?!坝捎诂F(xiàn)存窟門存在不同程度的坍塌,加之很少有資料記載,目前還無法了解窟內(nèi)結構及延伸范圍?!壁w雪野說。

          據(jù)了解,上世紀亥母寺出土了大量西夏時期文物遺存,其中西夏時期的唐卡“上樂金剛和金剛亥母如意輪壇城”表明,石窟中尊奉的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本尊之一金剛亥母。出土的另一件“文殊菩薩”唐卡上,在文殊菩薩的左右上方兩個重要位置,分別安置了薩迦派和噶舉派的上師,說明在西夏時期藏傳佛教薩迦派和噶舉派在涼州藏傳佛教的傳播中占有重要位置。

          據(jù)了解,按照發(fā)掘計劃,亥母寺洞窟遺址發(fā)掘工作將持續(xù)3年。(記者 連振祥)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甘肅 西夏時期 亥母寺洞窟遺址 擦擦 唐卡 經(jīng)文殘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