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當好僑胞“貼心人” 裘援平回應僑界民生關切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題:當好僑胞“貼心人” 裘援平回應僑界民生關切
作者 付強
“國務院僑辦要當好僑胞‘貼心人’,把為僑服務和‘惠僑工程’送到更多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身邊”。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就海內外僑界廣泛關注的民生問題一一做出回應,讓廣大僑胞備感暖心。
談維權:健全涉僑法律體系
2016年,中國地方性華僑權益保護條例密集出臺,僑界在欣喜之余,不禁對全國立法抱以更高期待。
裘援平表示,推動華僑權益保護立法是國僑辦健全涉僑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推進立法工作有條不紊。
裘援平還指出,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十余年來,部分條款需要根據形勢和僑胞需求變化加以調整完善,此項工作也將適時開展。
道扶貧: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僑界脫貧攻堅是國僑辦很重要的任務”。裘援平指出,2016年國僑辦召開了全國僑務扶貧工作會議、出臺了新舉措和新政策,也協(xié)調相關部門加大對僑界困難群體的扶貧資金支持。她介紹說,僅去年一年,就有42.7萬名歸僑僑眷擺脫貧困。
據了解,目前中國尚有117萬名困難歸僑僑眷。裘援平表示,國僑辦會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脫貧攻堅總體任務,倒計時推進僑界扶貧工作。
話僑愛:“一老一小”缺一不可
針對海外僑胞擔心國內子女成為“留守兒童”一事,裘援平表示,國內為僑服務體系中涵蓋暖僑計劃,重點針對海外僑胞在國內子女及僑界空巢老人兩類群體。
考慮到他們在生活方面的特殊情況,國僑辦一方面協(xié)調各級政府和學校等給予特殊關愛,組織學生間結伴交友,慰藉遠離父母的孤寂心理;一方面與空巢老人所在社區(qū)取得聯(lián)系,共同關注老人生活狀況、及時解決實際問題。
論便利:入境居留、身份證明雙管齊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第14條規(guī)定,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辦理金融、教育、醫(yī)療、交通、電信、社會保險、財產登記等事務需要提供身份證明的,可以憑本人的護照證明其身份。
但有不少僑胞反映,中國護照在國內認可程度不高,導致辦理行政業(yè)務時常碰壁。
裘援平認為,之所以出現(xiàn)“令出不行”現(xiàn)象,一是有些窗口單位政策落實力度不夠、對華僑群體缺乏了解;二是一些自助辦理系統(tǒng),如火車票自動售票機等,目前只能讀取居民身份證,不利于僑胞獲取自助服務。
裘援平指出,改善這一現(xiàn)狀,需要包括國僑辦在內的各相關部門共同推進。據她了解,公安、鐵路等部門近年來對此問題愈加重視,華僑用護照作為身份證明的問題有望盡早解決。
針對有僑胞提出“來華探親手續(xù)繁瑣、簽證辦理不便”一事,裘援平表示,中國目前雖沒有“華裔卡”“海外華人身份證”等制度安排,近年來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出臺卻有目共睹。從專門針對外籍華人增設Q字、R字等多種簽證類別,到為有家庭團聚和創(chuàng)業(yè)需求的僑胞發(fā)放長期簽證,再到廣東、北京、上海出入境新規(guī)中涉及外籍華人申請永久或長期居留簽證的專屬便利條款,國務院僑辦始終與有關部門保持溝通,針對僑胞的核心訴求著手解決。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裘援平 惠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