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企業(yè)要把和錢的那點事整明白

          2017年08月03日 14:47 | 作者:張寶川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
          分享到: 

          討論實體經濟,不能不涉及經濟實體———企業(yè)。企業(yè)的本質是什么,這個看似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問題,卻并不一定很好回答。

          百度百科里的解釋是,企業(yè)一般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yè)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簡單說就是,企業(yè)是以賺錢為目的的經濟組織。

          賺錢嘛,只要不違法,似乎也天經地義。

          timg (1)

          于是,按照這樣的邏輯,我們就順理成章地在市場上看到了如下的情景:很多此類“經濟組織”今天賣服裝,明天開飯店,后天看炒股票掙錢,就跟著炒股,直到后來股市不景氣,把自己炒成“股東”。這幾年看房地產來錢快,于是又去做“房東”。

          不過,這種以賺錢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到最后十有八九是“做不成企業(yè)”了,倒是把自己做成了“社會組織”——破產職工安置辦。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等企業(yè)在我們身邊如走馬之燈,茲不一一列舉。

          我們再看另一些企業(yè),一開始不顯山不露水,看別人在市場賺大錢,既不眼紅,也不浮躁,認準自己感興趣的事,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在那些風云一時的企業(yè)紛紛倒臺之后,終于慢慢地崛起于市場之巔。

          這是不以賺錢為目的或者說主要目的的企業(yè)。

          真有這樣的企業(yè)?有,華為就是。

          2017年7月,《財富》本年度世界500強企業(yè)出爐,中國華為橫空出世,排名第83。

          第83是什么概念?叱咤風云的阿里排名第462,笑傲江湖的騰訊排名第478!

          那么,華為“是怎樣煉成的”?30年前,任正非集資21000元創(chuàng)辦。30年間,面臨風雨,面對誘惑,華為不為所動,一直干通訊。30年之后,挺進世界100強。

          認準方向,咬定青山,拒絕浮躁,長期奮斗,這是華為的成功秘訣。而最關鍵的是,作為一家企業(yè),一家民營企業(yè),一個經濟組織,他們抵御住了“賺錢”———“賺大錢”的誘惑,盡管期間也曾不止一次地經歷過“站在風口上,豬都飛起來”的時期。

          面對這兩種“經濟組織”,我們該如何給企業(yè)準確地下個定義?

          對于企業(yè)來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沒有不賺錢的企業(yè),但一心只想著賺錢的企業(yè),卻也絕然長久不了。

          錢和企業(yè)之間,真有點“剪不斷,理還亂”。

          作為企業(yè)家,也只有那些把它們之間的那點事理清了,你才能成點事。

          如果我們仔細審視一下世界500強上的名單,就會發(fā)現(xiàn),華為是世界百強中,唯一一個沒有上市、不搞金融、不炒房地產的中國企業(yè)。

          賺這些錢不好嗎?

          任正非的回答很簡單,做蛋糕和磨豆腐雖然沒有炒房來錢快,卻更有價值。

          簡單的道理往往因為太簡單而少有人去做,因此也就不簡單了?!疤┥奖烙谇岸蛔儭?,易;“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難。

          當然,華為并沒有真的去做蛋糕和豆腐,而是選擇了做通訊。從小窮慣了的任正非自己是一個把錢看得很淡的人。他將公司98.6%的股份分給了數萬名華為員工,自己僅留下1.4%的股份。今年年初,這位72歲的老人被曝出獨自在上海虹橋機場排隊等出租車!

          因此,企業(yè)的概念不應該是“企圖賺錢”的事業(yè),而應該是“企望干事”的事業(yè)。圣人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庇美习傩盏脑捳f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賺錢,得到的當然是錢,卻很難形成自己的核心事業(yè)和核心競爭力,而沒有事業(yè)做根基的錢對于企業(yè)終究不過是“過路財神”;要做事,得到的當然是事。事業(yè)有了,錢還會少嗎?

          即使從是企業(yè)戰(zhàn)略的角度出發(fā),我們也應該知道,做企業(yè)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一般來說,好多企業(yè)都是投入五六年后才賺錢的。因此,要專注,要耐住寂寞,不能浮躁。否則,就會“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亂”。不是有一個著名的廣告詞嗎?——“我們只會做地板”。“只會做地板”的企業(yè)是不會倒的,也不會沒錢賺。

          不浮躁的前提是,抵御住市場上一夜暴富的機會的誘惑。搞企業(yè),也要反對“機會主義”。

          眼下實體經濟不景氣,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某些企業(yè)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困境是否和這些年一直沒有形成核心事業(yè)、核心競爭力有關系?是否和自己心浮氣躁,一門心思只想著掙錢有關系?

          其實,不僅華為,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差不多也是這樣的。不僅國內的企業(yè)是這樣,國外的企業(yè),像微軟、沃爾瑪、三星、美孚、殼牌,差不多也是這樣的。這些企業(yè)開始似乎都是偏離了企業(yè)的“定義”,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做一項事業(yè),專注一項事業(yè),長期堅持,長久奮斗,最后占據了市場的制高點,想不賺錢都不可能了。這倒應了老子那句話———“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企業(yè) 賺錢 事業(y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