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好生態(tài)帶來好生活——青海格爾木長江源村見聞

          2017年10月18日 10:49 | 作者:陳海波 萬瑪加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

          作者: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萬瑪加

          “山上有草場、牲畜,為什么搬下來?”

          “因為我們相信國家保護三江源的政策,這是為了保護草場、保護我們的家鄉(xiāng)?!?/p>

          這是記者近日與青海省格爾木市長江源村村民申格的對話。一年前,習(xí)近平總書記來到了申格家,談到了生態(tài)移民和保護三江源的關(guān)系,對他說:“你們的幸福日子還長著呢?!?/p>

          00301238065_e23d8895

          這些年,申格看到了變化。山上的草比以前長得密了,野生動物也多了,他在山下的日子也確實越來越紅火了。

          提前圓夢

          申格有兩個家,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山上,是村民們對唐古拉山沱沱河一帶的稱呼。那兒是長江的源頭,是“中華水塔”的一部分,是國家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

          山上的申格逐草而居,曾經(jīng)擁有2萬公頃草場,但那并不能保證他的牲畜每年都能長得又肥又壯。放牧多年后,申格發(fā)現(xiàn)草的長勢越來越差,矮小稀疏,過去常見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少。

          10多年前,他和400多名牧民從海拔4700米的山上搬遷到了海拔2800米的格爾木市南郊。等待他們的不再是帳篷,而是磚房,政府已建好的一戶一院。他們把這個山下的家叫作長江源村。

          2016年8月22日,習(xí)近平總書記來到申格家中察看住房和生活情況,同一家人親切交談。

          一直到現(xiàn)在,申格仍十分激動,他訴說著生態(tài)移民帶來的變化:以前住帳篷、睡地上,點的是羊油燈,沒有一樣家具。搬遷后,住上了國家給蓋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電也齊全了,“生活已經(jīng)好了,提前圓夢了,總書記說的幸福日子還在繼續(xù)”。從山上巡護歸來的兒子扎西才仁告訴他,今年的草長得特別好,草場上的野生動物一群又一群。

          心系生態(tài)保護

          雖然下山了,但山下的村民,仍然牽掛著山上的每一棵草、每一只動物。

          為了讓女兒更好地上學(xué),25歲的才仁求卓下山做了村民。但她仍然經(jīng)常坐7個小時的車回到以前的牧區(qū),去看看那些草和動物們有沒有受到傷害。她有了另一個身份——生態(tài)管護員,監(jiān)測和記錄唐古拉山下的草場、湖泊、野生動物等生態(tài)情況。

          “人雖然已經(jīng)搬下來了,但心還在草原上,生態(tài)保護是我們最大的責(zé)任。”申格說。如果身體允許,申格也會再次上山。不過,他的兒子扎西才仁和15歲的外孫女白瑪尕,會給他帶回草原的消息。

          扎西才仁下山后開過店、打過工,現(xiàn)在也做起了生態(tài)管護員?!敖衲?月份第一次巡山,草還沒長出來,8月份再去,看到草綠綠的,花開得那么美麗,非常高興?!彼堰@份喜悅傳遞給了父親。

          白瑪尕今年賽馬會時剛回過牧區(qū),“看到綠綠的山和水,覺得很美”,她還看到了狼、野牦牛和野驢。她笑著告訴記者,她每個月要去山上“檢查”草,去看小時候看過的草。

          生態(tài)移民10多年后,唐古拉山下的生態(tài)在不斷好轉(zhuǎn)。從山上下來的村民,沒有人再露出愁容,而是得意地分享他們又看到了哪些許久未見的野生動物。

          在草原建立起的生態(tài)觀念,還影響著他們在山下的生活。每個星期六的早上,長江源村的所有村民都會集中清理環(huán)境衛(wèi)生?!拔颐看我矔⒓??!卑赚旀卣f。

          跟白瑪尕一樣,長江源村的孩子們都樂于保護身邊的環(huán)境,放假后會回到牧區(qū),上學(xué)時再回到山下?!耙o下一代做好教育,讓他們懂得像保護生命一樣去保護生態(tài)?!鄙旮裾Z氣堅定。

          村民變市民

          在長江源村,習(xí)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三江源是黨中央確定的大政策,生態(tài)移民是落實這項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組織實施好。這句話,大家都記在了心頭。只有山下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山上的生態(tài)才能越來越好。

          長江源村第一書記秦大云告訴記者,長江源村這幾年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這些曾經(jīng)只吃肉喝奶、穿藏袍的牧民,學(xué)會了炒蔬菜、做米飯,購買了冰箱、彩電、汽車。村里建有學(xué)校、敬老院、垃圾填埋場、文化廣場,孩子們都上了學(xué)。

          “我們記著總書記的囑托,靠自己的雙手發(fā)家致富。村民開起了民族風(fēng)情園、家庭賓館、小賣部、小吃店,日子越過越紅火?!遍L江源村黨支部副書記更尕南杰說。

          過去的一年,長江源還實施了電網(wǎng)改造、天然氣入戶等10個基礎(chǔ)設(shè)施項目。“村子建設(shè)得越來越好,村民變成了市民?!备啬辖芨嬖V記者,村集體產(chǎn)業(yè)也辦起來了,村民沒有了后顧之憂。村里建起了扶貧賓館、長江源村牛羊育肥基地和飼草料基地。去年年底,村民已經(jīng)拿到分紅。

          村里每年還針對富余勞力開展雕刻、舞蹈、駕駛、烹飪等技術(shù)培訓(xùn),千方百計培養(yǎng)他們的技能、增加他們的收入。更尕南杰說,以前靠放牧,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現(xiàn)在村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兩萬多元。

          “今年我們還做了特色小鎮(zhèn)規(guī)劃,村民看了規(guī)劃后很高興?!鼻卮笤平榻B,結(jié)合特色小鎮(zhèn)建設(shè),他們要打造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tài)園,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旅游產(chǎn)業(yè)。村民們興致勃勃,都認為這將給他們帶來更多收益。

          白瑪尕也給自己做了規(guī)劃?!拔议L大了想當導(dǎo)演,拍藏族的歷史傳說?!彼嘈盼磥頃苊篮?因為大家都說,幸福的日子還長著呢。

          《光明日報》( 2017年10月11日 01版)

          編輯:劉小源

          關(guān)鍵詞:生態(tài) 三江源 長江

          免責(zé)聲明:本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