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秀風采秀風采

          粟田梅:永遠做村民的貼心人

          2017年12月21日 15:54 | 作者:楊羽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網長沙12月16日電(記者 楊羽)粟田梅,女,侗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錦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黨的十九大代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文坡村黨支部書記。

          1508862535689_176

          眾多標簽下的粟田梅,似乎是一個“女強人”。但榮譽之下的她,是否“既有鎧甲,也有軟肋”?此行,記者更想聽聽她的掏心窩子話。

          見到粟田梅,已是當天下午三時許,她匆匆從工地趕回來,才換下工袍。村里在搞沿河道路硬化工程,她和一幫姐妹們都在工地上干活。

          “誰說女人當不了家?我就要把事情做成了”

          話題從黨的十九大閉幕,粟田梅從北京回到文坡村開始。粟田梅說:“十九大報告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彼J為,振興鄉(xiāng)村落到她這個最基層、第一線的村支書身上,就是埋頭苦干。

          “我是只會做事,拼命地在做事?!被氐酱謇锖?粟田梅感到壓力很大,肩上的擔子很重。最近每晚都加班到十一二點,總覺得事情多的干不完。鄉(xiāng)親們對美好生活有很多向往,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產業(yè)脫貧致富等等。她覺得自己文化不夠、能力有限,害怕辜負大家的信任。

          談到信任的話題,粟田梅是如何當選村支書的?又是怎樣逐步獲取村民們的信任呢?記者順勢追問。

          這一問,粟田梅打開了話匣子:“說起來也有點莫名其妙,我其實不是楓香村人(注:文坡村由元現村、八毫村、樹團村、絞坪村、楓香村五個行政村合并而成),我是隔壁村嫁過來的,而且我們家一直住在鎮(zhèn)上?!彼谔锩犯嬖V記者,她起先是楓香村的婦女主任,2011年選村支書的時候,她正好路過,當時人群中也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句:“選粟田梅可以啊!”原本以為是一句玩笑,結果鄉(xiāng)親們當了真,就這樣,楓香村的媳婦粟田梅成了村支書。

          “村里沒有漢子了,要一個女人來當家?”,粟田梅在質疑聲中走馬上任。如何贏得村民們的信任,她決定率先解決村里的“老大難”——人飲消防工程。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全村齊上陣同勞動……經過數月的努力,村里每戶人家都通上了自來水。曾經質疑她的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回憶當時施工的場景,粟田梅露出了害羞的笑容。她告訴記者,剛開始她喊不動村民做事,也不好意思總喊,就只能每天清早自己帶頭去工地干活。后來,善良的村民們被她感動,逐漸加入到施工隊伍中。再后來,她只要每天固定時間在村口敲鑼,鑼聲一響,村民們就會陸續(xù)趕往工地。

          此后的工作順暢了很多,修建侗錦小路、拆豬圈旱廁整治村容村貌、建設新村組活動中心等工程陸續(xù)推進。2014年,村里還被評為懷化市文明生態(tài)村。

          “侗錦能讓我脫了貧,咋不能帶姐妹們同致富?”

          粟田梅的個人經歷很豐富,12歲隨母研習侗錦,15歲掌握全套技藝,擔任過縣織布廠車間主任,企業(yè)改制下崗后做過小工、擺過地攤。

          “我原先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侗錦坊?!彼谔锩氛f,村里90%以上的婦女都會織侗錦,但大都去外面打工了。傳統(tǒng)的侗錦沒人織了,但侗家姑娘出嫁的八大件、老人過世用的墊棺,這些紅白喜事都還得用侗錦。粟田梅看準了市場需求,于是自己在家織侗錦。手藝好價格公道,誰家要用侗錦的時候,都會來找她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通道侗族自治縣還比較閉塞,但臨近的廣西桂林,已經是聞名海外的“山水甲天下”。粟田梅想著,要把生意從侗寨做到外頭去。“當時坐火車很不容易,我早晨四點出發(fā),坐車到隔壁的廣西三江縣,爬上火車一路到桂林,將侗錦制作的斜挎小包、頭巾等賣給景區(qū)的外國人?!?/p>

          慢慢地,粟田梅的生意越做越活絡。與桂林的旅游公司合作,剛開始接單20條,她自己在家沒日沒夜的趕工,到后來的50條、200條……她就到拉著姐妹們一起織。就這樣,粟田梅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當選村支書后,如何帶領鄉(xiāng)親們奔好日子?粟田梅尋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自己能靠侗錦生意脫了貧,那為什么不把侗錦做大,讓鄉(xiāng)親們也一同致富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想法在村民炸開了鍋,有人議論粟田梅一直在做侗錦生意,現在當了村支書是利用大家來織錦為自己賺更多的錢?!奥牭竭@些話,心理真的挺難受的?!彼谔锩氛f,但我是出于公心,侗錦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不能丟了,而且確實能幫姐妹們靠自己雙手維持生計。最終,她的真誠打動了大家,侗錦織造被確定為全村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產量上來了,就要打開市場,讓傳統(tǒng)的侗錦走入千家萬戶。2011年,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的師生來到這里,將現代文創(chuàng)理念與侗錦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結合,通過材質、顏色和功能的創(chuàng)新,讓千年侗錦“煥新顏”。

          有了穩(wěn)定的銷路,如何保證產品質量成了橫在粟田梅心頭的一塊大石。侗錦是純手工織物,每幅侗錦由不同的繡娘一絲一縷織成。村里家家戶戶都有織機,繡娘們大都在家里織,由于溝通不暢,提交的侗錦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2016年,村里的侗錦傳承基地正式落成。三層的木質小樓寬敞精致,自此村里有了一個公共的織錦場地,繡娘們能夠隨時切磋交流技藝,產品質量穩(wěn)步提升。

          創(chuàng)新了產品、打開了市場、提升了質量,依托侗錦產業(yè),文坡村的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500多元增長到2016年的3500多元,村民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脫貧。

          “心愿:將侗錦傳承給年輕人,永遠做村民的貼心人”

          幫助村民們脫了貧,但如何讓村民們真正致富,讓千年侗錦一代代傳承下去,粟田梅有一個小心愿。

          粟田梅說,要想持續(xù)做大做強侗錦產業(yè),必須需要培養(yǎng)一批既懂設計又通技藝的復合人才。盡管看到了織錦的好處,村里不少年輕人返鄉(xiāng)就業(yè),但因為經濟條件和文化知識的局限,她們往往是一頭扎進織錦工作賺錢,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設計。

          粟田梅說,開春之后,她希望在文坡村辦一所侗錦學校,專門招收25歲以下的年輕人。通過數月的學習,如果學員能掌握基本的設計原理和全套的織造技藝,就頒發(fā)證書,并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她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激勵年輕人全身心投入學習,熟悉侗錦的全產業(yè)流程。

          如今的文坡村是一個年輕的村莊,由五村合并而來,是通道侗族自治縣2016年合組并村改革中合并村數最多的村,總人口3101人。村民們都把粟田梅當成最貼心的大姐,家長里短、代大小矛盾都會找她調解處理。村務繁多,加上合作社的事情,粟田梅總感覺自己時間不夠多,處理得不夠好。

          粟田梅說,她現在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通過發(fā)展產業(yè)讓村民們荷包先鼓起來,讓村組織財務狀況好起來。大家生活條件好了,生活瑣事矛盾自然少了,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勁頭也就更足了。把鄉(xiāng)村建設美麗了,不僅大家住得舒服,而且能發(fā)展旅游業(yè)和觀光農業(yè),又能反哺村民致富。

          談到鄉(xiāng)村振興的難題,粟田梅說:“資金是第一位”。資金哪里來?不能光靠撥款和“化緣”,而是要靠加強自身造血功能。如何造血?村里以錦繡文坡公司為主體,成立了侗錦、農業(yè)等多個合作社,正在探索“村企合一”的發(fā)展模式。

          千余畝的油茶產業(yè)基地正在建設中,還有丹參養(yǎng)殖基地、黃桃基地、稻田養(yǎng)魚等等……下一步,文坡村計劃以侗錦產業(yè)和農業(yè)產業(yè)為主,融合文化旅游和觀光農業(yè),形成一個齊頭并進的產業(yè)格局。

          就在記者即將結束采訪之際,粟田梅接到了一通電話:村里油茶基地建設施工時不小心砸死了村民一只羊,兩邊僵持不下。

          初冬時節(jié)的下午6時許,天色漸暗。粟田梅與記者匆匆告別后,只身上山處理糾紛。記者目送著她的背影,眼看她一腳深一腳淺地消失在夜色中……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粟田梅 侗錦 非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