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扇面世界:微風(fēng)清涼

          2018年04月02日 17:21 | 來源:美術(shù)報(bào)
          分享到: 

          編者按:扇子在我國歷史悠久,據(jù)說,舜始做“五明扇”,這是傳說中最早的儀仗扇,到周朝已有文字記載: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什么人使用什么扇。

          宋 張茂 鴛鴦圖紈扇 24.4×18.3cm 故宮博物院藏

          宋 李嵩 水殿招涼圖 24.5×25.4cm

          宋 佚名 群魚戲藻圖 48×38cm

          漢朝以后,民間普遍用扇子來納涼,多為羽扇,諸葛亮就曾使用鵝毛扇。晉人張載所著《羽扇賦》曰:“有翔云之素鳥,體自然之至潔,飄縞羽於清風(fēng),擬妙姿於白雪?!?/p>

          南宋 佚名 深堂琴趣圖 59×78cm

          南宋 佚名 青楓巨蝶圖 33×34cm

          自魏晉南北朝開始,文人便常在扇面上繪畫、作詩、題文,抒情達(dá)意,或贈(zèng)友人。保持原樣的叫成扇,為便于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俗稱扇面。圓形的叫團(tuán)扇或紈扇,折疊式的則叫折扇。在宋、元時(shí)代,團(tuán)扇畫廣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畫漸成主流。

          南北朝梁代肖賁“曾于扇上畫山水,咫尺內(nèi)萬里可知”。宋代的山水畫、花鳥畫在唐代基礎(chǔ)上空前繁榮,文人畫大興,加上“畫家皇帝”徽宗的倡導(dǎo),書畫扇面藝術(shù)臻于頂峰。“歸一握,藏袖中”的扇面小品成為表現(xiàn)萬里江山的重要形式。

          北宋 趙佶 花鳥圖冊 58×56cm

          宋 燕文貴 納涼觀瀑圖 23.7×24.8cm

          折扇,古稱聚頭,又稱聚骨,元代以后,扇葉多以紙制,且尚泥金。明代以來,兼具實(shí)用性和觀賞性的折扇得到永樂皇帝的推廣,文人之間玩扇賞扇,互贈(zèng)書扇之風(fēng)盛行,誕生了大批扇畫名家作品。張大千說:“扇子并非只是用來納涼的,一扇在握,文人的身份便顯現(xiàn)出來。誰題的詩、誰作的畫、誰刻的字,都透露出主人的藝術(shù)品位。”民國繼承扇畫精華,成為扇畫發(fā)展的又一高峰,賞扇藏扇蔚然成風(fēng),文人士大夫以藏扇為雅事。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扇面世界 五明扇 儀仗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