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中國在科技、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全球治理表現(xiàn)受海外受訪者認可度高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 王思北)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18日在京主辦發(fā)布會,發(fā)布了《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8》(中、英文版)。根據報告,在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領域中,科技、經濟、文化是海外受訪者最為認可的三個領域,認可度均超過五成。
記者從會上獲悉,報告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聯(lián)合調查機構凱度集團共同完成,調查在全球22個國家同步展開,受訪者達11000人。與以往相比,本次調查新增人類命運共同體、改革開放40周年等熱點話題,涵蓋了中國整體形象與影響力、政治、外交、經濟、文化和科技的國際形象與傳播。
報告指出,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保持穩(wěn)定,在發(fā)展中國家穩(wěn)步上升。在中國科技成就的認知度中,高鐵技術在海外的認知度最高,其次是超級計算機和載人航天技術。
報告分析認為,65%的海外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全球影響力將會持續(xù)增強。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高岸明表示,進行調查研究對塑造新時代中國國家形象具有重要意義。要進一步提升調查研究工作的針對性、國際性、專業(yè)性,精準塑造、展示和傳播好新時代中國國家形象。
據了解,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等機構共同打造的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平臺,是國內首個定期、持續(xù)發(fā)布大型中國國家形象調研報告的自主調研平臺,受到政府部門和國內外業(yè)界、學界、媒體界的廣泛關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國 科技 全球 海外 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