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資訊

          專家學者走進頤和園 講述歷史遺跡與大運河的故事

          2020年11月09日 15:43  |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分享到: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jié)活動之一、“頤和園昆明湖+繡漪橋”云上直播講堂8日在頤和園舉行,專家學者乘船帶觀眾感受乾隆當年乘船進入昆明湖所見的盛景。

          昆明湖是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繡漪橋閘是位于繡漪橋外的水閘,歷史上一直是長河的起點,也是昆明湖最大的出水口。清代時從繡漪橋閘流出的昆明湖水流入長河,使昆明湖成為當時北京城的水庫。

          頤和園管理處研究室主任趙曉燕、北京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研究生朱強或乘船或步行,邊走邊說頤和園著名景點的起源、變遷及歷史故事。

          首先他們來到繡漪橋,此橋為漢白玉單拱橋身,單側(cè)有43個臺階,橋身造型與玉帶橋極為相似。京城百姓也稱它為“羅鍋橋”。

          繡漪橋是運河通往頤和園的第一橋,也是清乾隆皇帝從城內(nèi)由水路去往昆明湖的必經(jīng)之地。在頤和園內(nèi),此橋是最高的橋梁,高約9米,乘船穿過橋洞,眼前豁然開朗,昆明湖的景色映入眼簾。

          在繡漪橋的昆侖石前,專家駐足介紹,昆侖石碑四面刻有乾隆御筆行書御制詩。詩文描述夏季乾隆皇帝從西直門外的高粱橋乘船至清漪園避暑時,長河兩岸美景及水利設(shè)施與農(nóng)事景象。

          趙曉燕、朱強從繡漪橋碼頭登船,沿途介紹了鳳凰墩、西堤六橋、景明樓、十七孔橋、銅牛等景點。

          游船從南湖島碼頭上岸,來到了“廣潤靈雨祠”,這是皇帝祈求降雨的重要寺廟之一,乾隆親筆題祠額“廣潤靈雨祠”。據(jù)介紹,由于乾隆皇帝多次親臨此地求雨靈驗,之后他將廣潤祠改名為“廣潤靈雨祠”。

          沿著十七孔橋,來到了坐落于廓如亭北面堤岸上的銅牛。銅牛鑄造于清乾隆二十年,是乾隆皇帝仿效大禹治水時鑄鐵牛鎮(zhèn)水的典故而造的,表達了對昆明湖水利功能的高度重視。銅牛鑄造精美,牛背上鑄篆文乾隆御筆《金牛銘》,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藝術(shù)和水利文化的重要物證。

          步行至二龍閘時,這是東堤上最重要的一座出水閘口。由于有兩個出水口,所以被稱作“二龍閘”。二龍閘主要控制昆明湖東部水流,可用于泄洪、調(diào)節(jié)水位、灌溉園外農(nóng)田,還可接濟圓明園、暢春園等園林用水。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jié)“云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從11月7日持續(xù)至13日,邀請文物專家、文化名人等,走進大運河北京段沿線的7個區(qū),從考古、修繕、保護和利用等方面入手,介紹與大運河有關(guān)的地標建筑和歷史遺跡,感受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jié)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市委網(wǎng)信辦、市發(fā)改委、市文旅局、市文聯(lián)、市廣電局、市文物局、市體育局、通州區(qū)委、通州區(qū)人民政府承辦,大運河北京段沿線各區(qū)委宣傳部和文旅局協(xié)辦。(完)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大運河 頤和園 昆明湖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