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喝茶治痛風沒依據(jù)
痛風,顧名思義,疼痛來去如風,當然,這陣風的滋味很不好受。發(fā)作部位會出現(xiàn)紅、腫、熱、以及劇烈的疼痛,甚至還有受累關節(jié)的永久性、破壞性的變形。
“尿酸”是導致痛風的罪魁禍首,它是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zhì)在人體代謝的終產(chǎn)物。一旦尿酸生成過多、或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過多的尿酸鹽容易沉積在關節(jié)、骨骼以及泌尿道等處,導致痛風及其它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因此,要預防痛風的發(fā)生,首先要在源頭上樹立正取的飲食習慣,食譜應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多吃低脂、無脂食品和蔬菜,嚴格限制海鮮、肉類攝入,完全避免動物內(nèi)臟、濃肉湯等食物,禁啤酒、白酒,最多喝一點適量的紅酒。
民間中對待痛風流傳有很多“食療偏方”,其實,只要符合以上飲食原則,就是“好”的食物,不存在所謂“不傳之秘”。
很多朋友提到“喝茶治療痛風”,不少人甚至是以自己的親身體會來給出證明。但事實上,醫(yī)學界至今并沒有發(fā)現(xiàn)茶葉能夠改善痛風的確鑿證據(jù)。
其實,這一現(xiàn)象不難解釋。醫(yī)生通常會建議痛風患者每天大量喝水,確保全天的尿量在1500ml以上,最好大于2000ml,這樣可以方便尿酸更多的隨尿液排出。在國人傳統(tǒng)生活習慣中,少有人能做到每天飲用這么多的白開水,但是換成喝茶后,順應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從這個角度上說,喝茶確實有益于改善痛風,但后面還要加上一個后綴:茶宜清淡、不宜過濃。
此外,醫(yī)生還會建議痛風患者堅持運動,每天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以上。肥胖者更要進行減重,把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
以上講的都是生活方式干預,原理簡單、貴在堅持,可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建議雖然重要、有效,但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對于病情較重的痛風患者,醫(yī)生還建議合理用藥。
比如痛風急性發(fā)作時,在24小時內(nèi)口服非甾體類藥物或秋水仙堿或類固醇藥物,往往能起到立竿見影的緩解疼痛的效果。
尿常規(guī)是一項必要的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尿pH值處于6.0以下,就需要用藥堿化尿液,常用的是碳酸氫鈉(小蘇打)和枸櫞酸氫鉀鈉,把尿pH值維持在6.2-6.9,有利于尿酸鹽結(jié)晶溶解并從尿液中排出。
目前預防痛風發(fā)作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如別嘌呤醇;另一類是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苯溴馬隆。由于絕大多數(shù)“高尿酸血癥”是由于腎臟尿酸排泄減少所致,所以后一類藥物的應用人群更加廣泛。
最后再次強調(diào),飲食管理是痛風治療的前提和基礎,不在源頭上減少“嘌呤”攝入、完全依賴藥物的做法根本無法控制病情;反過來,如果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用藥,粗暴拒絕藥物的做法,無益于自身健康。
編輯:趙彥
關鍵詞:痛風 尿酸高 痛風患者大量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