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要聞>圖說圖說

          香港7家黑藥店被消委會點名 宰客3賤招曝光

          2015年08月14日 10:50 |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分享到: 

            原標題:香港7家黑藥店被消委會點名 宰客3賤招曝光

           

          U481P4T8D7467615F116DT20150814103527

           

          位于銅鑼灣的龍城大藥坊、大藥坊,兩店毗鄰,公司注冊處登記人均為吳志標。圖自香港《明報》

           

          U481P4T8D7467615F107DT20150814103527

           

           7間被點名藥店及其近兩年被投訴的件數(shù)。圖自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wǎng)8月14日電 綜合香港媒體報道,不良藥房售賣天價“黑鬼油”事件令全城嘩然,破壞香港“購物天堂”美譽,為警戒業(yè)界害群之馬,香港消費者委員會13日點名譴責7間“宰客”黑藥店,7店全部位于銅鑼灣與旺角游客區(qū)。

            據(jù)報道,這7間黑藥店分別是位于銅鑼灣的聲望藥房(售賣天價“黑鬼油”后結業(yè))、龍城大藥坊、大藥坊、龍城中西大藥坊及宗宏堂大藥坊,位于旺角的恒大中西藥房及龍城大藥房。

            消委會發(fā)現(xiàn),部分被點名的藥店雖然名稱不同,但董事卻為同一人,2間位于銅鑼灣怡和街的龍城大藥坊及大藥坊的公司注冊處登記人均為吳志標,位于旺角的恒大中西藥房及龍城大藥房,其登記人均為楊啟鋒。

            報道說,也有被投訴的藥店在一兩日內“改頭換面”,換了名字后原地復活。

            宰客3大“賤招”

            香港《文匯報》整理了7間黑藥店常用的宰客3大“賤招”:

          1、 貨品價錢不清晰標明,當消費者向店員查詢時,店員含糊地說出一個似乎“合理”的價錢,但收費時以10倍甚至100倍的價錢結賬,過程中更會不斷分散消費者的注意力,或遮掩金額,令他們未能發(fā)現(xiàn)不合理的金額。

          2、 偷換計算單位。當消費者向店員查詢海味或藥材售價時,店員表明以“斤”作計算單位,但當?shù)陠T把海味或藥材切片或磨粉后,則改稱以“兩”,甚至“錢”計算,同時以貨品已切片或磨粉為由,拒絕取消交易。

          3、 倚仗人多迫使顧客就范:店員在銷售時會表現(xiàn)殷切,令消費者不虞有詐,放下戒心,但當消費者發(fā)現(xiàn)問題要求退款時,店員態(tài)度則變得非常惡劣及強硬,其他店員更會包圍消費者,令對方在壓力下就范。

            投訴中有四分之一針對這7間店

            《星島日報》報道說,香港消委會在今年前7個月,共收到531起涉及藥房的投訴,比去年同期上升13%,當中有近四分之一都集中在被點名的7間藥房。當中,以天價向游客出售黑鬼油,最終結業(yè)的銅鑼灣“聲望藥房”被投訴最多,達54次。而在百多起投訴中,只有35起達到和解,比例少于三成。

            消委會主席黃玉山稱,7藥店涉及的投訴人絕大部分是游客,其中一起發(fā)生于去年5月,一名內地游客到“大藥坊”,店員指他臉色不好,介紹他買珍珠粉調理身體,聲稱980元(港幣,下同)一兩,投訴人刷卡付帳買一斤,在刷卡機鍵入密碼時,機上沒顯示金額,店員并一邊用手遮掩收據(jù)上的金額,一邊催促他簽名。他不虞有詐,回酒店查看才發(fā)現(xiàn)付款額達15萬元,不是原來的15680元,折返理論,店員辯稱珍珠粉以錢計算。他向消委會投訴,最后只取回10萬元。

            6間店繼續(xù)營業(yè) 游客不知情仍光顧

            據(jù)《大公報》報道,除了已結業(yè)的聲望藥房外,其余藥店13日均照常營業(yè),店員雖然沒有“聞風先遁”,但當大批傳媒記者涌至采訪時,店員們都已戴上口罩,普遍對記者的提問不作回應。

            如被點名的旺角龍城大藥房,由于地處旺區(qū),斷斷續(xù)續(xù)有內地游客進入店里,亦見有大包小包購買西藥和中成藥的人。

            廣東省旅客趙先生在該藥房逗留約半小時,手持兩大袋“戰(zhàn)利品”離店。記者上前追訪,他取出數(shù)罐已磨成粉的藥材,研究良久,仍說不清買了何種藥材,亦不知每種藥材的價錢,只知以信用卡付了40616元,稱“對香港的東西有信心”。

            他指入店時向店員表示欲改善皮膚,店員全權負責拿藥,其間他沒有主動詢問,對方也沒解釋。他說,事后覺得藥房“有點騙人”及“有點貴”,但如試過藥材效果好,便不介意。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香港黑藥店 宰客3賤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