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大師遠行 長歌未盡——各界人士送別藝術家閻肅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題:大師遠行,長歌未盡——各界人士送別藝術家閻肅
新華社記者張玉清、張汨汨
一個如火的生命已完成了他最為徹底的燃燒。
2月18日,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閻肅遠行。
早春里的暖陽下,上萬人排著長隊、噙著淚水為他送行。人們手捧遺像,手持紅梅,面容哀戚,許多人痛哭失聲。他們當中,有閻肅生前的知交好友,而更多的,是與他素不相識、普普通通的人們。
在送行者的心中,他們送別的是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原創(chuàng)作員、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更是一位滿懷赤子之心、寬厚而睿智的老人,一位用筆和歌點燃、照亮一個時代的藝術家,一個用一生去追尋光明、傳遞熱力、熊熊燃燒的靈魂。
86載熠熠歲月,被他譜成一曲悠悠長歌。如今,大師遠行,而長歌未盡。
丹心向陽
“紅巖上,紅梅開……”肅穆的會場上空,回蕩著熟悉的旋律,清麗悠婉的歌聲今日透出一縷依依的哀傷。許多人遠遠聽到,已是淚流滿面。
這首《紅梅贊》,是閻肅的代表作——歌劇《江姐》的主題歌。半個多世紀前,年僅32歲的他18天奮筆疾書,歌劇《江姐》在全國掀起紅色旋風。
“我是唱著這首歌長大的?!保叮笟q的楊大穩(wěn)哽咽難言,“當年我才十幾歲,攢5分錢買下一張歌片,一邊烙著餅,一邊學著唱……”
《紅梅贊》《繡紅旗》《春蠶到死絲不斷》……一曲曲廣為流傳的歌劇選段,使江姐這一美麗不朽的人物成為中國百姓家喻戶曉、欽敬愛戴的偶像?!督恪分螅都t燈照》《紅色娘子軍》《憶娘》《黨的女兒》……幾十年間,一部又一部劇作在閻肅的筆下噴薄而出。所詠唱的,都是像江姐那樣丹心向陽、光彩奪目的中華兒女。
82歲的作曲家羊鳴回憶與老搭檔閻肅的共同創(chuàng)作:“我們的藝術是為人民服務的,一定要接地氣,讓人民群眾‘摸得著’?!?/p>
羊鳴說,閻肅下筆,往往“創(chuàng)作的時間很短,但生活的時間很長”——正如他們合作的又一曲佳作《我愛祖國的藍天》,那是閻肅在航空兵部隊摸爬滾打整整一年、真正融入了空軍官兵的生活之后,才在一晚的霞光中觸動靈機的。
最徹底的浸透,最沉著的堅持,讓閻肅對生活、對時代有了無比智慧而敏銳的洞察。如此,才有了成為時代格言的《敢問路在何方》,有了出人意表的《霧里看花》,有了蕩氣回腸的《長城長》,有了開“綠色搖滾”之風的《軍營男子漢》……
“幾十年來,閻老的歌陪伴了多少人的工作和生活,我們身邊的‘流行曲’里,總有他的創(chuàng)作。”歌迷蘇軍是特意從貴陽趕來為老人送行的,“他的作品永遠那么充滿正能量,充滿青春的朝氣?!?/p>
開掘中華民族最珍貴的精神寶藏,化作最優(yōu)美、最質樸的辭章——閻肅在這條光明之路上一路向前。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閻肅 各界人士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