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用黨風廉政建設的力度保證改革推進的深度
三是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全面從嚴治黨,“嚴”不是目的,而是通過嚴格的管黨治黨,使全黨更加能夠勝任領導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事業(yè),使全黨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并不是要束縛住改革創(chuàng)新者的手腳,使干部不敢作為、不敢擔當。今后的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化解各種矛盾和問題、挑戰(zhàn),都需要廣大干部與群眾一起敢于拼搏、勇于擔責,努力尋找出路和辦法。許多矛盾、問題的解決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這就需要我們鼓勵干部去試、去創(chuàng),就要允許犯錯誤。關鍵是犯了錯誤要能立即糾正,避免犯更大的錯誤,造成更大的損失。這就要靠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干部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勇于擔當、敢于擔責。重點是對中央來說,在制度設計上,不能過于精細,要給各級干部留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對于各級干部來說,也要準確理解中央精神,不折不扣執(zhí)行中央政策,既不能肆意發(fā)揮、無所顧忌,也不能任意緊、縮,人為束縛手腳、無所作為,過猶不及。
四是加強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用制度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來提高反腐的成效。既要綜合運用監(jiān)察、審計、督查、問責等手段,加強行政監(jiān)察,推進審計全覆蓋,注重各種制度之間的相互配合,又要合理配置權力,減權限權、創(chuàng)新監(jiān)管等舉措減少尋租空間,鏟除滋生腐敗土壤。反腐不能靠一招鮮,長久反腐更要靠反腐制度的多樣性、系統(tǒng)性、整體性。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實質效果,我國的各項改革舉措才能有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室主任、副研究員)
編輯:秦云
關鍵詞:廉政建設 反腐倡廉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