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廉價實習證明戳痛實習機制之弊
暑期來臨,因為學校規(guī)定的實習期和考研準備期及其他個人計劃撞車,不少大學生便開始尋思“找關系”開實習證明。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60元就可在網(wǎng)上買到“實習證明”,店鋪承諾蓋公章,而且公章“保證是真的”。加價還可安排公司“回訪不露餡”。然而北追訪所涉企業(yè),工作人員稱“毫不知情”(據(jù)7月23日《北京青年報》)。
實習:顧名思義,在實踐中學習。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或者說當學習告一段落的時候,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學需要或應當如何應用在實踐中。任何知識源于實踐,歸于實踐,所以要付諸實踐來檢驗所學。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實習既是高校畢業(yè)生完成學業(yè)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踐,鍛煉自己無可替代的必須環(huán)節(jié)。也正因為如此,國家教育部不僅明文規(guī)定高校學生必須實習,更明確指出要“加強實驗、實訓、實習環(huán)節(jié),實訓實習的課時占專業(yè)教學總課時的比例達到30%以上,建立實訓實習質(zhì)量保障機制”。這就可以看出,實習重要的是保障質(zhì)量,而不是一紙證明就可“交差”。
在市場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下,有需求必然就會有市場。當學生因考研和各種原因不能或不愿去實習,憑企業(yè)開具一紙實習證明就可以輕松完成“實習作業(yè)”,必然會導致一些學生“偷工減料”,或托親靠友找關系,或干脆購買一份實習證明交給學校。有實習證明的市場需求,敏銳的淘寶商家自然不會放棄這一賺錢機會,必然會想方設法來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我們所關注的焦點,既不應是淘寶商家售賣的實習證明是真是假,更無須計較所蓋的公章真?zhèn)?,更應當關切為什么由應當實習而沒有實習的學生,僅憑一份“實習證明”就可以在學校一路通過?
其實,不少高校不但對有學生因考研或暑期旅游等原因不能、不愿實習的情況心知肚明,更有不少專業(yè)老師對學生購買“實習證明”現(xiàn)象也是“睜只眼閉只眼”,甚至視大學期間實習“注水再平常不過”。北京一文科院校的輔導員更坦誠,院系的行政秘書在乎的,是開來的一紙證明,對于學生是否真的去實習,以及在實習中能否學到東西并不認真追查和回訪。這就可以看出,國家規(guī)定學生必須的實習實踐,在一些高校事實上已流于形式。購買的實習證明無論粗制濫造還是“高保真”,非但都沒有任何意義,越是“真公章”折射的問題可能還會越嚴重。當實習的意義和價值僅用60元的廉價就可以“淘到”,再去“責怪”學生誠信不足,非但是不切實際,更是在對某些高校的失職做掩飾。
顯然,實習證明有市場、有需求,關鍵既不在于淘寶商家的唯利是圖,更不在于學生的誠信不足或存在“投機心理”,問題是出在高校對學生實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和實習機制本身存在嚴重問題,既然實習是國家明文規(guī)定的“教學課時”,首先就應當保證有組織有監(jiān)督的嚴格落實,而不是放任學生“散馬游韁”,最后遞上一紙實習證明就了事。然而從一些高校的實際情況看,不僅對學生在什么單位實習,是否真正參加實習一無所知,甚至連電話回訪都無法做到,也更談不上去學生實習單位去考察了解。如此放任自流,又如何能夠保障實習的真實和有效?
所以,相比起實習證明的“亂象”,我們更應該關注和重視實習的本身,任何依賴一紙廉價“證明”就可免于實際付出的行為,必然帶來諸多弊端和問題??茖W設計高校學生實習監(jiān)督考核機制,保障學生真正實習到位才是根本之策。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廉價實習證明 實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