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北京懷柔七旬老人編15萬字方言詞典
住院期間也不忘收錄方言詞匯
2013年起,平日“喜歡與人逗悶兒”的朱寶倫,做了民政部門的婚姻家庭調(diào)解員。除了化解家庭矛盾,在東家長西家短中,他也收下不少“寶貝”。
朱寶倫回憶,在一次調(diào)解中,無意間聽到對方說了個“棒影帶”,聽起來像是方言,就記在心里。事后詢問才知道,它指的是玉米秧上的一種病,塊狀,在懷柔其他地方也被叫作“荏頭”。
家人介紹,有一次,朱寶倫跟團去白樺林游玩。其他人都跟著導(dǎo)游,唯獨他尋到看山人,跟人聊了半晌。道邊兒的野草,山間的林木,都讓對方用方言說了個遍。
住院時,他也不閑著。鄰床的病友女兒前來探望,打電話隨口說了一句:你亥(音)哪兒呢?掛斷后,朱寶倫便湊上前,問“亥”字的含義。對方告訴他,這是“在”的意思,是她老家的一句方言。為了核實,朱寶倫又向?qū)Ψ降募胰舜_認(rèn),并記下其老家所在地。出院后,仔細(xì)抄在筆記本上,一個詞條才算落定。
收集到的方言詞匯,也有一部分來源于他的生活經(jīng)驗。70多年來,懷柔區(qū)半數(shù)以上的鄉(xiāng)鎮(zhèn),朱寶倫都輾轉(zhuǎn)生活過。
懷柔鄉(xiāng)下有句歇后語,叫黃鼠狼上炕——要拉(落)人。朱寶倫解釋,生產(chǎn)隊時期要下地干活掙工分,這句俏皮話兒說的就是那些干活利落、能超別人幾道壟的人。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北京 懷柔 七旬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