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比特幣交易亂象:掮客掀“非吸”漩渦 玩家被圈近三億元

          2019年05月22日 07:32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比特幣場外交易亂象:掮客掀“非吸”漩渦 玩家被圈近三億元

          浙江杭州曝一起比特幣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兩名“搬磚工”以“類期貨”交易低價優(yōu)勢和借幣付息為“誘餌”,圈百余人超七千枚比特幣,目前警方已拘留

          立案告知書。

          李想在燒餅鋪群里的交易過程截圖。

          李想給沒發(fā)幣的客戶發(fā)賠償金截圖。

          “我從2017年開始接觸比特幣場外交易,卻在今年相繼被騙200多萬?!蓖跽埽ɑ┦且晃毁Y深比特幣“搬磚工”,即低買高賣的比特幣場外交易員。在比特幣供應鏈上處于“上家”位置上,王哲也曾在低買高賣的“搬磚”生意中獲利,他一度覺得與同行交易十分放心,直到被騙后,“感覺像是銀行倒閉了?!?/p>

          但這不是個例,在4月曝出的杭州比特幣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王哲不是一個人,共有100多位玩家,按照玩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共有超七千枚比特幣,涉案金額近三億元。規(guī)模之大以及“場外交易”的形式,震動了整個“幣圈”。

          據(jù)新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此次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涉及的兩位比特幣“搬磚工”,分別為來自浙江麗水35歲的周毅和來自黑龍江勃利縣30歲的李想。他們在微信群中,以“類期貨”交易和借幣返息兩種方式,圈走來自100多位“搬磚工”超七千枚比特幣。其中,最“慘”的一位被卷走了600多枚比特幣,損失近3000萬。

          據(jù)玩家透露,本次涉案的七千多比特幣中,有不到九成發(fā)生在借幣返息業(yè)務上,借給周毅二人的比特幣沒能拿回,另外超過一成則因參與其“類期貨”交易沒拿到幣。

          目前,第一批玩家已經報案,杭州市濱江區(qū)公安分局已對周毅等人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立案偵查。針對目前案件進展,杭州市濱江區(qū)西興派出所5月21日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周毅、李想等二人目前已經刑拘,后續(xù)還會繼續(xù)調查。

          微信群QQ群“圈熟客”

          低買高賣賺取各平臺差價獲利 有人年賺百萬

          此次杭州比特幣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幾乎都發(fā)生在“燒餅鋪”和“明天會更好”兩個微信群中。周毅、李想就是“明天會更好”微信群中交易員。他們通過近兩年按時交幣建立的商譽、低價“期貨”建立的價格優(yōu)勢,圈出了一批熟客。

          具體交易流程為,買家A如果認為周毅、李想的價格合理,就微信或QQ私聊,確認好后銀行轉賬到指定銀行賬戶。1-2天后,周毅把比特幣發(fā)送給A的指定地址。A通過自己的錢包地址,即看到收到的比特幣。

          在比特幣交易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比特幣地址,地址之間互相可以轉比特幣。比特幣的交易必須經過系統(tǒng)的6次確認后,才會被存儲在區(qū)塊中。

          張明(化名)是燒餅鋪微信群里的一名“熟客”,他告訴記者,“我在周毅、李想進群之前,就已經在‘燒餅鋪’群里交易一年多了。后來,我在群里觀察了他們半年,覺得還是靠譜的。我跟兩人第一次交易在去年夏天,之后每周會跟他們買三次比特幣,一直到今年四月他們失去聯(lián)系”。

          他回憶稱,“每次(跟兩人)交易金額大概在兩三百萬,將近一年時間內累計交易量有上億人民幣了,他們比特幣價格挺低的,這一年我也賺了將近一百萬”。

          類似“燒餅鋪”和“明天會更好”的比特幣微信交易群還有很多。在國內比特幣交易所關停后,不少比特幣“搬磚工”轉向微信群、QQ群,展開零手續(xù)費的線上一對一交易。這類群組往往是“熟人圈子”,具備一定的信任值,才可以展開“先交錢、后打幣”的交易方式。他們主要依靠游走在各大平臺間、賺取各平臺的差價來獲利。

          據(jù)新京報記者觀察,目前仍有多個微信群涉及比特幣的場外交易,但群名不會提到“比特幣”,而是用“燒餅”、“梧桐”等這樣的代號。數(shù)百人的群里,“交易員”會直接喊價“39250收10”,“40250出20”,意思就是“想用單價39250人民幣的價格買10個BTC”,“以40250的價格出售20個BTC”。若有人有購買意向,則會與交易員私聊。

          然而,想進上述微信群并不容易,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護照信息并獲得群主擔保后才能進入。

          當記者以“交易員”的身份申請一個比特幣微信群時,該微信群主告訴記者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向群主提供幣圈所謂的“KYC資料”,即身份證/護照正反面,和本人手持身份證/護照的三個照片;第二點則更為重要,獲得群主信任,讓其愿意作擔保拉你入群。

          “因為是我拉你進群,相當于給你做了擔保,萬一你卷了別人的錢跑了,得依據(jù)這些信息找到你。”上述群主表示。

          編輯:周佳佳

          01 02 03

          關鍵詞:比特幣交易亂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