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河南新蔡:脫貧要讓群眾“接棒”參與

          2019年06月26日 08:56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分享到: 

          新蔡縣龍口鎮(zhèn)群眾在扶貧車間加工快遞包裝袋。 宋超喜攝(中經視覺)

          新蔡縣立足資源優(yōu)勢和發(fā)展基礎,做大做強特色種養(yǎng)業(yè),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圖為新蔡縣潤華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員工正在鴿子棚撿拾鴿子蛋。 宋超喜攝(中經視覺)

          河南省新蔡縣實行智志雙扶計劃,引導貧困群眾樹立“勤勞光榮”觀念,積極為困難群眾搭建平臺,通過開發(fā)公益性崗位、發(fā)放小額信貸、建設扶貧車間、提供技術培訓等多種途徑,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穩(wěn)定增收,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實現了“被動脫貧”向“主動致富”的轉變

          兩年前,河南省新蔡縣孫召鎮(zhèn)郎莊村村民張立勛和老伴在村黨支部書記楊金明的幫助下,建起了兩畝半的蔬菜大棚。由于他種植的蔬菜不施農藥,味道又好,每每都能銷售一空。這兩年,他每年的蔬菜種植收入都能達到2萬元左右。

          在如今的新蔡縣,像張立勛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懊刻旃ぷ髅γβ德档模钣斜碱^!”張立勛說。

          走進河南省新蔡縣,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柏油馬路直通到居民家門口,道路兩旁的青桐樹、格桑花、櫻花樹綿延不絕……整潔的街道,漂亮的小樓,讓人一看心里頓生留意。

          以前的新蔡可不是這樣的。

          新蔡縣地處河南省東南部,洪澇災害頻發(fā)。而且,新蔡地理位置較偏遠,自然條件差。用縣扶貧辦主任孟長青的話說,就是“四不靠兩沒有”:不靠山、不靠海、不靠大中城市、不靠普鐵高鐵,地上無特產、地下無資源。

          面對這種狀況,干部們也不是沒有努力過——年年走街串巷,竭力改善貧困戶的居住環(huán)境,減免貧困家庭子女的學費,補助生活費等,但是收效甚微。不少貧困戶往往剛剛脫了貧,隨即又返了貧。

          仔細反思和梳理工作流程之后,新蔡縣的干部們發(fā)現,做了這么多工作,全部都是干部們在單方面著急。比如,貧困戶把發(fā)放的補助金用完之后,無后繼資金來源的他們就又回到貧困中去了。

          之前的扶貧工作,完全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也就難怪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找到阻礙脫貧的原因之后,新蔡縣及時止損,痛定思痛,重新規(guī)劃了脫貧計劃:智志雙扶,爭取脫貧不返貧?!敖o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只有智志雙扶,才能治懶治愚,拔掉窮根。”

          基于此,新蔡縣委、縣政府召開脫貧光榮戶表彰大會,教育引導貧困群眾樹立起“勤勞光榮”的觀念,激勵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摘掉貧困帽子。

          同時,縣里積極為困難群眾搭建平臺,通過開發(fā)公益性崗位、發(fā)放小額信貸、建設扶貧車間、提供技術培訓、有序轉移就業(yè)等多種途徑,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穩(wěn)定增收,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實現了“被動脫貧”向“主動致富”的轉變。

          在新蔡縣委、縣政府的宣傳下,新蔡縣群眾思想有了改變,開始加入到自身發(fā)展、主動致富的道路上去。

          王樹理是新蔡縣孫召鎮(zhèn)郎莊村村民,身體不好,妻子也患病。兩年前,在縣政府的幫助下,王樹理收到了9頭湖羊種羊,楊金明手把手教他養(yǎng)羊。在楊金明的精心指導下,王樹理的湖羊長成成羊,開始下崽了。

          “一開始有9只羊,現在已經有30多只了,還有五六只帶羔的。去年賣了幾只,掙了七八千元錢。今年長得好,估計能賣上萬元吧?!蓖鯓淅碇钢蛉镎诔圆莸难蛘f:“我準備下半年再擴建一個羊圈?,F在羊圈太小了,擠得很。地方大了,羊才長得好。”

          中午12點,正是午飯時間。龍口鎮(zhèn)龍口村的扶貧車間里本該沒有人,但是當村黨支部書記時海寬與記者來到這里時卻發(fā)現,整個車間里滿滿都是工人。

          “這個廠對門就是幼兒園,這些工人們早上送完小孩去上學,轉頭就能來這里上班,保證他們上班的同時還能兼顧家庭?!睍r海寬說,“中午幼兒園管飯,車間也管飯,工人們吃了飯就忙著開工了。計件給工資,一個工人一個月能掙四五千元。”

          產業(yè)孵化基地、各地的扶貧車間、國家?guī)头龅酿B(yǎng)殖項目、光伏發(fā)電項目、公益性崗位等,扶貧工作隊安排了各種項目,保證每家每戶只要想脫貧,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

          在新蔡縣磚店鎮(zhèn),當地正計劃建立“宋菜園”蔬菜大棚種植基地,申請注冊“宋菜園”品牌,一期面積為1000畝,目標是打造有機高端蔬菜品牌。村民們在產業(yè)孵化基地學會技術后,可選擇自主經營,加入宋菜園基地,形成群體優(yōu)勢,一起把事業(yè)做大做強。

          干部們的幫扶激發(fā)了新蔡群眾的脫貧斗志,他們每天干勁十足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短短兩年時間,新蔡縣就從“落后生”變身全省脫貧攻堅的“優(yōu)等生”——截至2017年底,新蔡共退出貧困村128個,脫貧3萬多戶10萬多人,剩余未脫貧人口2833戶8409人,綜合貧困發(fā)生率降至0.88%,正式摘下了貧困縣的帽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宋超喜)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新蔡縣 脫貧 群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