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久久99亚洲5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span id="42hbk"><delect id="42hbk"><legend id="42hbk"></legend></delect></span>
  • <rp id="42hbk"></rp>

    1. <ruby id="42hbk"><strike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strike></ruby>
        <ruby id="42hbk"><dl id="42hbk"><noscript id="42hbk"></noscript></dl></ruby>

          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觀察 精準觀察

          鍛造脫貧致富“金扁擔”

          2020年08月19日 15:52 | 來源:江西日報
          分享到: 

          本報記者 陳化先 曹小武

          繼5月圣女果大豐收后,6月扶貧產業(yè)園又迎來了西瓜大豐收,這里的西瓜以每天4萬公斤的速度銷往全國各地。除此之外,還有280畝河蟹養(yǎng)殖基地、300畝稻鴨共生原生態(tài)水稻基地、千畝蔬菜基地……南昌市新建區(qū)象山鎮(zhèn)河林村通過不斷加快農業(yè)質量變革和效率變革,讓傳統(tǒng)產業(yè)煥發(fā)蓬勃生機。

          日前,記者來到河林村,探尋這個曾經基礎設施薄弱、水患不斷的貧困村,是如何鍛造脫貧致富“金扁擔”的。

          抓黨建強班子,培育基層人才

          鍛造一條“金扁擔”,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人才是關鍵。

          2019年10月,南昌市政府辦公廳派駐河林村第一書記曹龍友,從直播、抖音帶貨入手,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形式開展脫貧攻堅。過去的河林村,是軟弱渙散村。他首先謀劃的是強化村“兩委”班子,增強村集體凝聚力。

          堅持黨建促脫貧。曹龍友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打造基層堅強堡壘,在全市貧困村率先實現村書記主任一肩挑,實行村干部常態(tài)化輪流值班制。

          前往南昌市政公用生態(tài)農業(yè)公司學習農產品如何產業(yè)化規(guī)?;?,到南昌縣武陽鎮(zhèn)朱坊村參觀學習如何開展基層黨建,到安義縣石鼻鎮(zhèn)羅田村學習如何打造鄉(xiāng)村旅游……一套“組合拳”下來,村“兩委”的眼界開闊了,思想活絡了,一批黨員帶頭示范戶、創(chuàng)業(yè)致富帶頭人涌現,不僅發(fā)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激活了鄉(xiāng)村振興新動能,還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黨員熊金兵說:“曹書記定期開展學習活動,讓我受益很多,知道怎樣去做,怎樣做得更好?!?/p>

          完善基礎設施,助力脫貧攻堅

          上世紀80年代,位于贛江西畔的河林村因地勢低洼,常遭受水患,莊稼地往往是“三年兩不收”;全村田少人多,村民僅依靠一條3.5米寬的沙口河河堤出行,農產品難出村,生產生活物資難進村,全村358戶128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1戶28人。

          2015年8月,南昌市政府辦公廳派駐第一批小分隊以來,駐村工作隊從農村基礎設施入手,從象山至河林四級公路的改建項目到危舊房改造,從百畝特種水產養(yǎng)殖扶貧產業(yè)示范基地到千畝蔬菜基地……河林村逐漸走出貧困,2017年整村脫貧,2018年貧困戶全部脫貧。

          人到半山路更陡。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災讓脫貧攻堅難度增大。疫情防控期間學生上網課受影響,曹龍友協調優(yōu)化村里網絡信號,讓孩子在家也能上網課;由于多個產業(yè)基地同時發(fā)展,用電超負荷,他主動協調以網格狀排列分布方法推進產業(yè)基地電網升級改造。如今,連接果蔬、河蟹、荷花基地的機耕道已修通,農民騎電動車或駕駛農機可自由穿行,亦可駕駛小型卡車通行。

          “現在路好了,不僅方便發(fā)展農業(yè),還吸引了不少南昌市民來此游玩。”村民熊福生敏銳發(fā)現商機,準備在村里辦農家樂。

          對接平臺,扶貧農產品不愁銷

          當車輛行駛在寬闊的機耕道上,道路兩旁100多個日光溫室大棚格外引人注目。

          剛到任河林村,扶貧產業(yè)基地負責人管大勇就向曹龍友提出農產品存在銷售難題。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紅辣椒遭遇銷售困境,讓曹龍友意識到,必須給扶貧農產品找到可持續(xù)的平臺,打造農超直銷基地。

          今年5月,曹龍友先后找到南昌市政公用生態(tài)農業(yè)公司、江西兵哥送菜實業(yè)公司,與他們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通過洪城田園配送平臺、江西步步高超市、華潤萬家超市等平臺銷售西瓜、圣女果等農產品。同時,積極對接會展部門,推動河林生態(tài)農產品參加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抖音、快手等平臺向網友推介河林村優(yōu)質農產品。

          有了大平臺的保障,河林村農產品品牌越來越響亮,產業(yè)種植戶越來越有信心。早在今年1月,河林村召開村民大會,大家一致同意將扶貧產業(yè)果蔬基地繼續(xù)擴大種植面積140畝。村民們心里明白,這些大棚將為村集體每年增收近12萬元,可實現務工收入約32萬元。

          6月29日,河林村通過“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由村里11戶貧困戶認領扶貧產業(yè)園果蔬基地種植大棚,公司為貧困戶提供技術、種苗和銷售平臺,此舉極大提升了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

          正如河林村黨支部書記熊運勝說:“跟著曹書記一起挑起村里的‘金扁擔’,村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p>

          關鍵詞:鍛造脫貧致富“金扁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