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201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全文)
警察執(zhí)法過度使用暴力。《華爾街日報》2014年12月3日報道,美國許多執(zhí)法部門未將警察在執(zhí)法中殺人的數(shù)據(jù)提交聯(lián)邦調查局。2007年至2012年,美國105個執(zhí)法部門至少發(fā)生了1,800起警察殺人案件。(16) 美聯(lián)社2014年12月7日報道,美國警察每年在執(zhí)法過程中都至少致死400人,大多被免予起訴。有的警察屢查屢犯。紐約市警察局有55名警察曾經被起訴10次以上,排在首位的警察竟然曾被起訴28次?!堵迳即墪r報》2014年9月14日報道,自2004年以來,相關機構共審議了809起關于美國警察在美墨邊境執(zhí)法過度使用暴力的投訴,但沒有任何人因此受到處罰。(17)
2014年7月17日,幾名紐約白人警察在逮捕非洲裔男子埃里克·加納時,使用被明令禁止的鎖喉動作致其窒息死亡。死者未攜帶任何武器且全程高舉雙手,在多次申訴無法呼吸的情況下,仍被從后邊勒住脖子不松手,頭被擠向人行道,最終失去知覺并導致死亡。(18) 2014年8月9日,美國密蘇里州弗格森鎮(zhèn)手無寸鐵的18歲非洲裔青年邁克爾·布朗遭白人警察達倫·威爾遜六槍射殺,這一事件在當?shù)匾l(fā)了持續(xù)的騷亂和暴動。(19)密蘇里州大陪審團和紐約州大陪審團相繼作出對白人警察不予起訴的決定后,引發(fā)全美超過170余座城市大規(guī)模的示威抗議運動。(20)當局對此予以嚴厲打壓,警察甚至攻擊性地逮捕街頭市民,弗格森地區(qū)的一些居民在回家的路上被警察非法逮捕和關押。(21) 2014年8月以來,大約300名弗格森當?shù)氐木用瘛⒒钴S分子以及外地來的組織者、記者被逮捕。(22) “弗格森事件”就是警察暴力執(zhí)法侵權惡果的一次集中爆發(fā)。另據(jù)《紐約每日新聞》2014年10月8日報道,兩名警察用手槍柄擊打一名16歲男孩卡里姆·特里布爾,并對其進行毆打。特里布爾被打斷了幾顆牙齒,嘴部腫脹。(23)另一起事件中,紐約一位警官從被檢查者身上偷走1,300美元,當被檢查者和其姐姐提出指責并要看他的警徽號碼時,該警官向他們的臉上噴射胡椒水,旁邊的另一位警察置若罔聞。(24)2014年11月23日,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一名12歲的男孩因持玩具槍被警察擊中死亡。(25)
安全部門非法監(jiān)聽侵犯公民隱私權。國會獨立機構“隱私權與公民自由監(jiān)督委員會”研究報告認為,國家安全局大量收集電話通訊記錄是違法的。(26)據(jù)《赫芬頓郵報》2014年2月27日報道,美國地方法院法官威廉·馬提尼駁回了8名穆斯林的相關訴訟,裁定紐約警察局有權監(jiān)視新澤西穆斯林社區(qū),招致了包括美國公民自由聯(lián)盟在內的一些人權團體的指責。(27)“棱鏡門”(28)事件進一步發(fā)酵披露,那些代表外國政府處理與美國貿易糾紛的美國律師事務所,也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監(jiān)聽的范圍之內。2014年7月16日,時任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皮雷在出席發(fā)布《數(shù)字時代的隱私權》研究報告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指出,“某些國家”的大規(guī)模監(jiān)控活動及相關政策嚴重缺乏透明度,包括強迫私營部門在客戶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況下提供大量個人信息和數(shù)據(jù),違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國際文書關于保護隱私權的規(guī)定。(29)
監(jiān)獄人滿為患且獄內暴力事件和死亡人數(shù)攀升。據(jù)美國司法統(tǒng)計局2014年發(fā)布的《監(jiān)獄服刑人員報告》,截至2013年12月31日,美國州和聯(lián)邦監(jiān)獄中關押著約1,574,700名服刑人員,較2012年增加4,300人。(30)一些地方監(jiān)獄因過分擁擠,不得不提前釋放犯人。2014年,加州每個月大約有13,500名囚犯被提前釋放,比此前3年增長了34%。在洛杉磯縣,被提前釋放的男性犯人只服了其應服刑期的10%,女性犯人只服了刑期的5%。(31)監(jiān)獄疏于管理,暴力事件頻發(fā)。2012年,有4,309名在地方監(jiān)獄和州監(jiān)獄服刑的人員死亡。在地方監(jiān)獄死亡的人數(shù)從2011年的889人增加至2012年的958人。(32)在紐約最大的里克斯島監(jiān)獄區(qū),自2004年以來的10年間,獄警使用暴力的情況幾乎增長了240%。(33)在阿拉巴馬州的朱莉亞·塔特懷勒女子監(jiān)獄,有大量的囚犯投訴涉及性侵犯和性騷擾,大都涉及獄警和監(jiān)督管理人員,而調查人員卻一次又一次地將這些投訴認定為“未發(fā)現(xiàn)”或“未經證實”,而不再采取進一步行動。(34)
注(16)《華爾街日報》,2014年12月3日。
注(17)《洛杉磯時報》,2014年9月13日。
注(18)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edition.cnn.com),2014年12月3日。
注(19) 《紐約時報》網站(cn.nytimes.com),2014年11月25日。
注(20) 英國《鏡報》網站(www.mirror.co.uk),2014年11月25日。
注(21) 路透社網站(www.reuters.com),2014年12月2日。
注(22) 《芝加哥論壇報》網站(www.chicagotribune.com),2014年12月1日。
注(23) 《紐約每日新聞》,2014年10月8日。
注(24) 《紐約每日新聞》,2014年10月9日。
注(25) 福克斯新聞網站(www.foxnews.com),2014年11月23日。
注(26) 《紐約時報》,2014年1月23日。
注(27) 《赫芬頓郵報》網站,(www.huffingtonpost.com),2014年2月27日。
注(28) 棱鏡計劃(PRISM)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絕密電子監(jiān)聽計劃,該計劃正式名號為“US-984XN”。
注(29) 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網站(www.ohchr.org),2014年7月16日。
注(30) 美國司法統(tǒng)計局報告NCJ247282(www.bjs.gov),2014年9月16日。
注(31) 《洛杉磯時報》,2014年8月17日。
注(32) 美國司法統(tǒng)計局報告NCJ247448(www.bjs.gov),2014年10月。
注(33) 《紐約時報》,2014年3月19日。
注(34) 《華盛頓郵報》,2014年10月6日。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201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美國 人權 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