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wǎng)特稿 本網(wǎng)特稿
“校服新政”緊貼供給側改革 順利推行需多方合力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解艷華)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蒙蘭鳳、朱立秋建議,要讓校服產業(yè)更加公開透明,既不一味“限價”、也不放任“天價”,首先要鏟除地方利益體系,其次要進一步釋放家委會的監(jiān)管力量。
為加強校服工作監(jiān)管,教育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四部委于2015年6月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然而,半年時間已過,“校服新政”卻雷聲大雨點小,各地在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關注教育問題的兩會代表,呼吁各地借“校服新政”之勢,對校服征訂機制乃至整個產業(yè)進行有效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鵬遠集團董事長朱立秋提醒,各地在“校服新政”的推行中,要全盤思考制訂切合實際的政策規(guī)定,以免踏入顧此失彼的思維“陷阱”。
實踐中,校服管理機制仍存在一些不合理門檻和不合理限價,助長了地方保護主義,限制了校服品質的提升?!坝袝r,家長們追求優(yōu)質校服的合理消費需求,卻要通過‘違規(guī)’的方式來實現(xiàn),實在有些無奈。”朱立秋代表說。
據(jù)悉,通過《意見》相關落實工作,各地對此已有所覺悟。江蘇省質監(jiān)部門在今年印發(fā)的相關通報中,就明確提出學校應完善校服招標機制,“正確對待價格與質量的關系,不盲目追求低價中標”。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懷化禮雅小學校長、特級教師蒙蘭鳳對記者表示,校服新政的落實需要各地政府從更務實的角度去思考。她說:“各地在落實《意見》時要有大局觀,不能只視其為一項具體的行政工作,而要與‘供給側’改革的大方向結合起來?!?/p>
對于蒙蘭鳳代表提到的校服行業(yè)“供給側改革”,一些品牌校服生產企業(yè)也深有同感。全國最大校服品牌伊頓紀德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在《意見》印發(fā)前不久,我國出臺首個校服“國標”,大幅提高了校服的安全質量要求。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兩會 校服新政 供給側改革 兩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