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沸點
兄妹年齡相加863歲 意味著啥 為您揭秘(圖)
潘奶奶是真的算不清家里有多少人了,她掰著指頭算:她這一輩是姐弟十個,各自加上丈夫或妻子就成了20人;下一輩中,我是生了4個女兒1個兒子;老二,老二家是幾個孩子來著……只能說“毛估估”超過200人,比一個加強連還多。
“去年元宵節(jié)我們兄妹聚了下,要求一個老人至少要有一個孩子陪著,結(jié)果擺了十幾桌。桌子、凳子、盤子、碟子都得去借。”如果來全了,估計光燒菜就得雇四五個廚師。
潘巖妹是真算不出家人數(shù)量,錢報記者試著幫忙計算一下,但也很難弄清,沒有人能準確說出這個數(shù)字,除非拿著家譜挨個查戶口去。
98歲的老人還能揉面包餃子
常要求小輩“給點活干干”
“七分飽才能活到老。”潘巖妹老人突然說了這么一句,她的表情就像在商量一件大事一樣,她邊回憶邊說起了故事:“我小的時候,條件不好,吃的東西本來就少,作為大姐,我還得省一口兩口給弟弟妹妹。”從那個時候開始,老人就養(yǎng)成了喝粥吃雜糧、清淡飲食并且只吃七分飽的習(xí)慣。后來條件好了,她的習(xí)慣也沒有改變,每餐都以軟糯、流質(zhì)食物為主。她說自己的弟弟妹妹飲食和自己差不離。
另一個習(xí)慣也能給老人的身體加分:勤動——她經(jīng)常會要求小輩們“給點活干干”。
看到女兒和外孫在剝蠶豆,她也要求幫忙剝一剝;看到家里人誰在掃地,她也要求拿過掃把掃一掃;看到女兒拿起她的衣物去洗,她也要求放著自己來……這個時候,家人會象征性地留一點,讓老人動一動。“外婆是真能干,現(xiàn)在還能自己揉面包餃子,電飯煲做飯、電水壺?zé)遣辉谠捪隆?rdquo;王豐平說,年年體檢,醫(yī)生都說100歲對外婆來說是小菜一碟。
“我公公今年80歲,山上砍柴下地種菜都不是問題。”老八潘金元的媳婦說,她自己住在桐廬市區(qū),但經(jīng)常會回老家看望老人,每次去都有收獲:夏天的辣椒冬天的青菜,她總要提一大筐回來,這些蔬菜都是公公自己在菜園里種的。
“我們小輩吃不完,他還會割菜送給鄰居。”媳婦說,老家蓋新房子時,從規(guī)劃、雇人、做地基到買材料、搬東西,公公都要事事經(jīng)手。“身體好得很,連咳嗽感冒都少有,老人身體好,就是我們做小輩的福氣。”
其他幾兄妹的身體都很硬朗,都沒到需要小輩日日操心、服侍的地步。
編輯:水靈
關(guān)鍵詞:兄妹年齡相加863歲 家庭的幸福 長壽老人